越拖延越纠结,小心进入等死模式简介:想成功,还真的别活得太“拧巴”了!不然,你会在惴惴不安和犹豫不决中耗费过多的精力! 在了解“等死模式”之前,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现象你是否已然中招: 1、拖拖拉拉:...
想成功,还真的别活得太“拧巴”了!不然,你会在惴惴不安和犹豫不决中耗费过多的精力!
在了解“等死模式”之前,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现象你是否已然中招:
1、拖拖拉拉:不管大事小事,不到最后一刻决不着急,时间节点一拖再拖,熬夜赶工什么的已成为了家常便饭。
2、在网络上耗费时间:上网不知道干什么,不上网更不知道干什么,所以就在网上闲逛:刷微博、看八卦……
3、偶发延误:似乎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,各种突发事件,总是能搅乱你原先已经安排好的计划。
4、找东西:调查统计,85%以上的人,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东西上面,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%的时间。而你恰恰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5、消极情绪:一旦不顺心,就会因为消极情绪失去干劲,工作效率下降。
如果你已经有以上几种情况却不尝试改变,你很可能已经进入了“等死模式”。
不简单的“等死模式”
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,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,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,这就是 “等死模式”。
等死模式≠拖延症,其危害也要远远高于拖延症。它会极大地耗费你的精力、拖垮你的精神,最终让你变得一事无成。
有小伙伴口口声声地宣布要减肥,但却始终在纠结究竟是选择跑步好还是游泳好。
如果他每天花5个小时(上班下班在想)来纠结,纠结6个月的时间就是900小时;而他其实只要每天锻炼4个小时,3个月的时间就能瘦下来,那么成本如下:
穿越成本(他瘦下来所需的时间):(4h × 3 × 30)= 360 h
等待成本(他每天纠结所需的时间):5h× 6 × 30 = 900h
等待成本是穿越成本的2、5倍!怎么样,你是不是也吓了一跳呢?
“等死模式”的背后
“等死模式”的危害让人惊讶,但它并不是凭空产生,而是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。
你纠结的事情太多了:你想旅游,又想把新买的那本书看完;你想去门口那家健身房,又想要不要试试离家远但是新开的那家。
这样的情形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屡见不鲜,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,还不如去试一试!大不了选错了再重新选一次嘛。
关掉“等死模式”
“等死模式”就好像一个人开车时,一只脚踩着刹车,一只脚踩着油门,所以车只好走得很慢很慢但是发动机转速奇高。
想关闭“等死模式”,就要找到那些经常能给自己借口的暗示,比如“多考虑考虑总没有错”,然后选择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做一个决定吧!
《战胜拖拉》的作者尼尔?菲奥里在书中写道:“我们真正的痛苦,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,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,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。”
不管是减重、健身,还是生活中的其它事情,当你不再纠结、关闭“等死模式”之后,你会发现其实之前的纠结还真不是个事儿!
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,不少学生经?;岵承┬睦碚习?,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。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:自卑心理、畏惧心理、无所谓心理、速胜心理等。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,引导学生逐一消除。使学生真正理解:畏惧、自卑,大可不必;只要努力写作,全身心融入,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,定会有长足进步;无所谓和自大,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,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,作文是一种技能,多练就会进步;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,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,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,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。
因此,作文水平的提高,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,而是在长期的精读、多思、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,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,轻装上阵,身心融入,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,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。